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11-18
氣體同位素分析儀作為地球科學研究的精密儀器,在氣候變化和大氣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通過精確測量氣體中同位素的組成特征,這種儀器為理解氣候系統和大氣過程提供了深入的視角。一、追蹤氣候變化的自然檔案能夠解讀大氣中保存的氣候變化信息。通過分析冰芯、海洋沉積物和古老空氣氣泡中的二氧化碳、甲烷等同位素組成,科學家可以重建過去數十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歷史。這些同位素"指紋"記錄了地球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、大氣成分的演變以及重大氣候事件的細節。甲烷同位素分析則能區分生物源與化石...
11-14
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可調諧紅外激光直接吸收光譜的新方法,用于精確測量甲烷中的雙取代同位素體13CH3D,并利用其進行甲烷同位素溫度計研究。使用TILDAS儀器,配備兩個連續波量子級聯激光器(QCLs),一個激光器調諧到8.6μm,用于測量13CH3D、12CH3D和12CH4;另一個激光器調諧到7.5μm,用于測量13CH4,選擇8.6μm波段(ν4帶)的特定吸收線,避免來自主要同位素體(如12CH4)的干擾,利用HITRAN數據庫(高分辨率透射分子吸收數據庫,記錄大氣中各...
11-11
氣象站作為監測大氣環境變化的重要設施,其數據精度直接影響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和氣象研究的可靠性。通過科學的操作方法和精細的調試技巧,可以提升數據采集質量。一、儀器安裝與布局優化氣象站數據精度的提升源于合理的安裝與布局。選址應避開高大建筑物、樹木等遮擋物,確保儀器周圍開闊無干擾,這是獲得準確測量數據的基礎條件。安裝高度要嚴格遵循標準規范,使傳感器處于能夠真實反映大氣狀況的代表性位置。風向儀的安裝要確保其旋轉軸垂直,避免傾斜導致測量偏差。溫度和濕度傳感器應放置在通風良好但無直接太陽輻...
11-7
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研究不同升溫水平對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二氧化碳、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的影響,量化溫室氣體平衡的變化。在青藏高原東部的高寒草甸設置三種溫度處理(環境對照、+1.5℃升溫、+3.0℃升溫),使用紅外輻射加熱器進行升溫模擬,使用不透明箱法全年(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)連續測量CO?、CH?和N?O通量,使用透明箱法在生長季測量凈生態系統交換(NEE),使用線性混合效應模型分析增溫對氣體通量的影響,使用GWP100(全球增溫潛勢)將CH?和N?O通量轉化為CO?當量...
11-7
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使用可調諧紅外激光差分吸收光譜(TILDAS)的方法,能夠快速、高精度地測量二氧化碳中的團簇同位素組成(Δ???),研究者使用兩個紅外激光器,分別在2250.2cm?1和2285.1cm?1波段,同時直接測量四種關鍵CO?同位素分子(626、636、628、638)的吸收光譜,從根本上避免了質譜法中的同質異位素干擾。實時分析吸收峰面積,通過計算([628]/[626])與([638]/[636])的比值來推導反應平衡常數K,并最終轉化為相對于工作參考氣的Δ?...
11-7
研究背景全球變暖影響生態系統的碳交換,進而改變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。青藏高原由于面積巨大和碳儲量較高,這使得青藏高原對氣候變暖尤為敏感,成為研究生態系統碳循環對氣候變暖響應的理想區域。然而,以往的實驗更多集中在對土壤表層加溫,忽略了更深層土壤對變暖的響應,生態系統碳通量對整個土壤剖面變暖的響應仍不明確。研究方法:基于在青海海北站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建立的全剖面土壤增溫(Whole-soilwarming)實驗,研究全剖面土壤增溫(深度達1米,加熱4°C)對生態系統碳通量(包括總...
10-30
科研人員對亞硝酸在光穩態假設下的解釋提出了質疑,并通過現場觀測與化學箱模型模擬相結合的方法,重新評估了城市大氣中HONO的來源與動態。研究采用中紅外量子級聯激光吸收光譜技術,在休斯頓城市高空進行現場觀測,精確測量了HONO和NO?等關鍵物種的濃度,通過構建化學箱模型,模擬了車輛尾氣從排放到稀釋過程中的光化學反應,重點分析了HONO在非平衡狀態下的動態變化,研究進一步利用模型模擬了夜間NO?化學體系,通過設置不同情景(純化學、化學+沉降、化學+沉降+排放)來定量解析夜間HONO...
聯系我們
北京澳作生態儀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路3號院6號樓1單元一層101A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掃一掃 更多精彩
微信二維碼
網站二維碼